目前国内医院对湿化罐所采用的手工清洗消毒和全自动机械清洗消毒两种方法。注:一次性自动加水湿化罐不可重复消毒使用。
手工清洗消毒
清洗:使用后的湿化罐,先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污物,用温度15℃~30℃的温水进行手工清洗,彻底去除湿化罐的污渍,消毒前擦拭干净或进行干燥,避免积液稀释消毒液浓度,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
①消毒剂浸泡法选择适宜的消毒液(下表),将人工清洗干燥后的湿化罐全部浸泡于消毒液中,务必罐内完全充满消毒剂,不应留有气泡,经浸泡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注:每日监测并记录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保证消毒效果。
②煮沸消毒将清洗干净的湿化罐用蒸馏水煮沸10~20min。
③环氧乙烷灭菌主要针对重症感染病人使用过的湿化罐进行消毒。优点是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物品损坏小,但是灭菌循环时间长,易燃易爆、毒性强。
干燥、包装:
可自然晾干或采用医用干燥柜干燥,但自然晾干需要较长时间,增加了细菌附着的概率和暴露时间,容易造成2次污染。干燥后,封装前,应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台,保证消毒好的湿化罐不受到二次污染,包装后置于洁净、干燥的储物架上备用。
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
湿化罐间接接触病人的黏膜,属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要求使用前必须经过高水平消毒,方可使用。根据WS 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O值≥3000。
清洗消毒器:
清洗程序:预清洗、加酶清洗(45℃)、一漂、二漂、热漂(98℃/上油)、干燥。
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对器械进行集中、统一清洗消毒,运行预先设定好的清洗消毒程序,一次性完成湿化罐的清洗、消毒、漂洗、干燥,使得工作效率与清洗消毒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便于管理与质量检测,在程序完成后检查清洗、干燥效果,包装、备用,有效期7天。注:监测消毒的温度、时间或A0值等参数并做记录,保存好以备查验。